- 张婉琪;康文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途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存在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亟须构建科学、全面、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明晰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多维因素,通过主体协同优化、内容体系重构、过程管理优化以及夯实制度保障,创新现有校企合作评价机制,提升校企合作实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No.279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尹秀君;邹凌菲;田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基础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数字基础。以黑河市爱辉区为例,通过实践探索,构建“政策牵引-机制创新-场景重构”的教研转型推进模型,形成“区-校-组”三级联动体系,并依托“精准教研动态诊断”“案例研究本土化”“双师课堂模式重构”等场景化应用,实现“研训用”一体化发展。教研体系通过技术赋能、环境连接与数据驱动的三重路径互相支撑,突破传统“教学指导者”角色局限,转向“教育管理中介者”功能定位;通过数据精准驱动与分布式共同管理促进机制创新,推动教研管理结构从教研员职权化转向教师主导。城乡协同教研、人工智能辅助创新及数字化评价体系重构显著提升了区域教育均衡水平与教师专业能力。
2025年03期 No.27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吴晓君;周艳玲;范婷;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注重实际成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及时规范开展考核评估,切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取得实效。本文基于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助人与育人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观察、可感受、可评价“三可”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评价主体、优化评价方法、重构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权重和选项分值,构建出一个适应新时代新发展要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科学、全面有效地反映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No.279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晓鑫;
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本文立足家校社协同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探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与意义。首先,构建多元协同的“大生态”。通过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育人资源,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分工,打破单一教育主体的局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格局。其次,打造循序渐进的“大链条”。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构建小学启蒙、中学夯实、大学提升的螺旋式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学段教育目标的逻辑衔接与层层递进。最后,推动实践与研究的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感;在研究中完善理论基础,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通过家校社协同与学段衔接的双重路径,思政课一体化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更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2025年03期 No.279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石雨;
高中思政课应用情境教学法,对于丰富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进学生的领悟能力以及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在高中思政课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依然存在着部分教师创设情境方式不当、缺乏情境教学技能、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情境教学评价模式不尽合理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构建适切的情境、精进情境教学的技能、拓宽学生的认知理解、培植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实施恰当的教学评估等路径,使教师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
2025年03期 No.279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陶佳;梅纯;
新质生产力的最大特征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这就要求高校更好地发挥基础、先导和支撑作用,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1])。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使得人才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发展中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因此,为了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变化,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新时期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深刻剖析和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提升其培养质量,满足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025年03期 No.279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潘利梦;孙明娟;
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旨在减轻学生作业与校外培训负担,强调学校教育主体地位要提升教学质量。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胜任力面临更高要求,需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及素质教育的高质量作业。然而,当前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作业设计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针对L市M区3所小学的15名教师展开调查,分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胜任力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助力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胜任力,以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03期 No.279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盖红辉;代立梅;刘丽红;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需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重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有机化学教学的问题,提出课程目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深度融合、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等改革路径,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为师范类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例。
2025年03期 No.279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