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刊

经济发展研究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黑河市为例

    臧智俐;

    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理论关联,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出发为二者找到契合点,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黑河市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浅析黑河市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展成效、优势条件和面临的制约因素,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高寒试验五个重要着力点,并提出激活冰雪产业新质生产力、延展“冰雪+”全链生态圈、扩容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筑牢专业化梯队与创新力四点发展路径。

    2025年03期 No.279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中医药森林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策略探究

    王婷;许红柳;

    随着大健康时代的到来,中医药森林康养旅游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新兴潜力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本文聚焦中医药与森林康养旅游的融合,深入探讨其背景渊源、深远意义、发展现状及面临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全产业链融合路径,道地药材种植—加工体验—康养服务与“中医药+乡村/银发/研学旅游”等跨业态创新模式,同时从资源整合、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等维度构建融合发展策略,旨在推动两者深度交融,引领健康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可持续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养生旅游需求。

    2025年03期 No.279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文化纵横

  • 新时期建设智慧型博物馆提升社会教育实效路径浅析——以瑷珲历史陈列馆智慧化建设为例

    张勇;

    在数字化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智慧型博物馆建设已成为提升社会教育实效的关键路径。深入剖析建设智慧型博物馆的重要意义,系统梳理当前存在的技术应用、资源整合、人才储备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并分析针对性的建设路径。通过理论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旨在为智慧型博物馆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推动其在社会教育领域发挥更大效能,实现文化传播与教育功能的最大化。

    2025年03期 No.279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口述史与实物展陈结合视角下博物馆的历史书写与传播路径研究——以黑河知青博物馆为例

    杨瑜;

    以黑河知青博物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口述史与实物展陈相结合的历史书写模式及其传播路径,系统剖析其在历史书写与传播领域的实践方式、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与文献研究等方法,细致分析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口述史采集与运用方式,揭示这种模式如何实现历史的多维度呈现,怎样提升传播效果,进而突破传统历史叙事框架,达成历史场景的立体化再现与情感共鸣的深度激发。研究发现,口述史与实物展陈的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历史书写的层次,更借助多维度传播策略,推动了代际之间的情感共鸣与文化传承,有效提升了知青文化的社会认知度与传承效能,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新的思路与实践经验。

    2025年03期 No.279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工智能驱动下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转型

    刘宏艳;

    人工智能技术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实现编辑过程中基础职能的智能化迁移,提升编校效率和质量、优化编校流程、缩短出版周期,推动编辑向更高价值工作迁移,更专注于学术质量把控、选题策划、数据分析决策、学者社区建设等高阶职能的转型升级。因此,人工智能驱动下的科技期刊出版将从传统的线性操作进行多维拓展,建立智能协同的“预审-精编-增值-服务”四阶段工作流程。同时,学术出版体系会面临新型学术不端与版权争议挑战、同行评审机制权威性挑战、学术评价体系客观性挑战,这要求科技期刊编辑进行个人能力升级,提升自身批判性思维与深度把关能力、创新思维与整合能力、跨领域协作与沟通能力,组建“学术编辑+技术编辑+运营编辑”的组织模型创新。坚持“技术赋能,人文为本”的原则,实现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与编辑职业的可持续进化。

    2025年03期 No.279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县级融媒体融合创新路径研究——以逊克县融媒体为例

    谭烨;

    新媒体时代,县级媒体的融合根据自身实际,准确定位,科学施策,有序推进媒体融合。本文以逊克县为例,提出县级媒体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建立和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内容为王”,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025年03期 No.279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教育研究

  • 高质量视域下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张婉琪;康文峰;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途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存在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亟须构建科学、全面、系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明晰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评价机制的多维因素,通过主体协同优化、内容体系重构、过程管理优化以及夯实制度保障,创新现有校企合作评价机制,提升校企合作实效,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3期 No.279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撑下的教研转型路径探索——以黑河市爱辉区为例

    尹秀君;邹凌菲;田甜;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基础教育系统性变革的数字基础。以黑河市爱辉区为例,通过实践探索,构建“政策牵引-机制创新-场景重构”的教研转型推进模型,形成“区-校-组”三级联动体系,并依托“精准教研动态诊断”“案例研究本土化”“双师课堂模式重构”等场景化应用,实现“研训用”一体化发展。教研体系通过技术赋能、环境连接与数据驱动的三重路径互相支撑,突破传统“教学指导者”角色局限,转向“教育管理中介者”功能定位;通过数据精准驱动与分布式共同管理促进机制创新,推动教研管理结构从教研员职权化转向教师主导。城乡协同教研、人工智能辅助创新及数字化评价体系重构显著提升了区域教育均衡水平与教师专业能力。

    2025年03期 No.27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发展性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构建

    吴晓君;周艳玲;范婷;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要注重实际成效,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及时规范开展考核评估,切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取得实效。本文基于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助人与育人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观察、可感受、可评价“三可”相结合的原则,通过丰富评价主体、优化评价方法、重构评价内容、完善评价权重和选项分值,构建出一个适应新时代新发展要求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科学、全面有效地反映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提供参考依据。

    2025年03期 No.279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家校社协同视角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生态体系构建

    王晓鑫;

    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本文立足家校社协同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探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与意义。首先,构建多元协同的“大生态”。通过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育人资源,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分工,打破单一教育主体的局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育人格局。其次,打造循序渐进的“大链条”。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构建小学启蒙、中学夯实、大学提升的螺旋式课程体系,确保不同学段教育目标的逻辑衔接与层层递进。最后,推动实践与研究的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创新教学形式,增强学生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感;在研究中完善理论基础,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性与前瞻性。通过家校社协同与学段衔接的双重路径,思政课一体化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更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2025年03期 No.279 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3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中思政课应用情境教学法实践理路探析

    石雨;

    高中思政课应用情境教学法,对于丰富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增进学生的领悟能力以及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在高中思政课中应用情境教学法依然存在着部分教师创设情境方式不当、缺乏情境教学技能、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情境教学评价模式不尽合理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构建适切的情境、精进情境教学的技能、拓宽学生的认知理解、培植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实施恰当的教学评估等路径,使教师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

    2025年03期 No.279 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陶佳;梅纯;

    新质生产力的最大特征是创新,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这就要求高校更好地发挥基础、先导和支撑作用,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1])。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使得人才在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发展中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因此,为了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变化,紧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立足新时期的应用型人才需求,深刻剖析和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提升其培养质量,满足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2025年03期 No.279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潘利梦;孙明娟;

    2021年“双减”政策实施,旨在减轻学生作业与校外培训负担,强调学校教育主体地位要提升教学质量。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胜任力面临更高要求,需设计符合学生特点及素质教育的高质量作业。然而,当前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作业设计方法,难以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通过文献研究和访谈法,针对L市M区3所小学的15名教师展开调查,分析“双减”背景下小学教师作业设计胜任力现状、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优化策略,助力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胜任力,以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03期 No.279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师范认证背景下有机化学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盖红辉;代立梅;刘丽红;

    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需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核心理念重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有机化学教学的问题,提出课程目标分层设计、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深度融合、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等改革路径,并结合教学实际,旨在为师范类化学专业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例。

    2025年03期 No.279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档案图书

  • 新时代基层图书馆员能力建设研究——以海伦市图书馆为例

    李秀娟;

    本文围绕海伦市图书馆的现状与挑战,探讨基层图书馆员在数字化时代的能力建设。通过分析图书馆馆员的不足,设计系统化、可持续的培训计划,重点涵盖专业知识更新、数字化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和沟通协作能力建设。结合海伦市图书馆现状,提出分阶段实施和建立激励机制,以全面提升图书馆员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为其他县级图书馆提供参考模式。

    2025年03期 No.279 99-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城乡公共阅读设施建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以台州市“和合e书吧”为例

    张晨;

    公共阅读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直达基层的有效载体。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图书馆阅读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技术引入建设纸电一体阅读设施新载体“和合e书吧”,以作为对当下公共阅读空间建设的创新补充,并论述其在建设策略、场景服务等方面的特色探索,在此基础上对公共阅读设施建设策略提出几点思考。

    2025年03期 No.279 107-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公共图书馆儿童馆员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为例

    肖锐;

    公共图书馆作为向儿童延伸文化服务的关键阵地,承担着滋养儿童精神世界、培育阅读习惯、助力知识启蒙的重要使命。儿童馆员是实现儿童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直接关乎儿童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与效能。文章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全面梳理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儿童馆员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基于对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从人才素质结构、分层培训体系、绩效评估机制、跨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公共图书馆儿童馆员的专业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2025年03期 No.279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人文社会

  • 社会支持视角下陪诊服务的兴起机制与发展策略研究

    王雨婷;

    陪诊服务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个体就医体验与质量,更与社会医疗支持体系的完善、不同群体获取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紧密相连。通过深入探讨陪诊服务兴起背后的社会机制、发展中遭遇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为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脉络,推动陪诊服务朝着规范化、普惠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为优化社会医疗支持体系提供依据。

    2025年03期 No.279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