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学刊

管理科学

  • 新质生产力赋能文体旅产业融合: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张宇飞;贾浩杰;范高荣;

    新质生产力为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带来全新动力。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质生产力赋能文体旅产业融合的逻辑理路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赋能、业态创新和价值重构三重赋能维度实现对文体旅产业融合的赋能,其动力源于消费需求升级与产业升级压力的内生动力,政策支持与技术发展的外部推力,以及资源共享、场景融合的协同效应。并从数智技术实现产品创新、要素重构推动业态融合、完善制度保障和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具体实现新质生产力赋能文体旅产业融合。

    2025年02期 No.27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文化纵横

  • 文创产品中鄂伦春族纹样的古韵新生研究

    徐世辉;李文婷;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当下文创产品珍贵的灵感源泉之一,对文旅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意义重大。鄂伦春族作为东北地区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以其独特的狩猎和游牧生活方式孕育出极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本文深度挖掘鄂伦春族的南绰罗花纹样等艺术元素,借助AR、VR等创新技术与文创产品深度融合,为今后民族艺术文创产品开发提供设计思路。

    2025年02期 No.27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时代地域文化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进路、实现路径及内在要求

    吉伟涛;

    地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经济领域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进入新时代,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刻把握地域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共生共荣的内在联系,全面探究地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式,进一步做好地域文化赋能的基础准备,可以优化发挥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

    2025年02期 No.27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教育研究

  • 数智时代“大思政课”网络空间支持体系的建构图景

    周丹;马可;

    数智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课”网络空间支持体系的建构需立足数字化技术创新与实践。通过构建系统化网络资源空间,整合院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形成交互性教育生态;依托精准化网络教育空间,运用大数据画像与智能算法实现差异化教学供给;打造沉浸化网络实践空间,借助虚拟仿真与云端交互提升实践育人效能。该体系以资源统筹、精准施教、场景实践为三维路径,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深度聚合、教学过程的动态适配以及实践成果的量化反馈,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有效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2025年02期 No.278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数字化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路径创新研究

    王宁;

    数字化赋能精准思政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战略选择,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内驱动力,也是打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变革重塑。数字化赋能精准思政方面存在师生数字素养不高、协同保障机制不全、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等实践困境。对此,要强化师生数字素养,夯实高校精准思政引领力;健全协同保障机制,提升高校精准思政内驱力;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高校精准思政执行力。

    2025年02期 No.278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问题链”式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路径研究

    胡爽;

    “问题链”式教学有助于讲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思政课,以此拉近思政课堂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链中的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够、逻辑性不强、互动性不足的问题,为此,必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形成良性互动生态、联通多重教学平台、构建多维动态评估体系以应对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的现实困境。

    2025年02期 No.278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议题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政课应用中的价值、问题及路径

    郭宇飞;

    议题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议题为中心、情境为依托、活动为载体、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其在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增强高中生综合素质以及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显著价值。然而,教师在运用议题式教学法时,在议题选择、情境创设、活动开展、教学评价等环节存在一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选择贴近高中生活与社会热点的议题,创设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情境,设计分层化、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同时优化评价机制,结合多维度反馈和改进策略,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2025年02期 No.278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产教深度融合赋能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程铃钫;庄梅兰;叶锋;

    产教融合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关键动力,以福建某地方高校为例,本研究深入分析其双创教育的现状和多维度挑战,通过构建双创教育融合课程思政的竞赛机制、打造“双创型”导师队伍、汇聚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双创实践平台等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实践结果表明,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持。

    2025年02期 No.278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小组工作》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覃元林;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用型专业,回应时代需求、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是其专业使命。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三大核心方法之一,其课程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务、情景模拟成效不足、教学方法传统、考核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提出基于OBE理念的“小组工作”课程改革思路,包括设定课程目标、重构与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面,形成“学习-实践-反思-深化-学习”的良性闭环,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025年02期 No.27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宋龙;

    地方高校在法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充分运用了各种方式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但从法学人才培养的模式来看,实践教学在各高校仍存在定位模糊、模式机械、手段方法单一的问题,难以真正发挥其育人的目的,影响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各地方高校应重新定位法学实践教学的价值和地位,进一步依托校外优势资源,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深化协同育人,数字赋能革新教学手段,推动创新各地方法学人才培养的新发展。

    2025年02期 No.278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教学案例库精准化建设的必要性、步骤原则和价值意蕴——以桂林理工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例

    谭和平;冯滢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关键课程,其案例库精准化建设是破解理论灌输“失效困境”与案例教学“精准化不足”的重要路径。针对传统教学中吸引力匮乏、案例适配性薄弱等问题,桂林理工大学立足西部区域特色与理工科校情,提出案例库建设需坚持引用与原创结合、导向性与科学性融合、共性与个性共生、正反面案例兼顾等原则。通过精准研判校情学情、设计案例框架、实施差异化教学及多维评价机制,构建以本土素材为主、融入地质精神与行业实践的原创案例体系。该实践通过鲜活案例活化教学,增强教学实效性,助力深化理论认同与思辨能力,推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

    2025年02期 No.278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小学教师评价素养提升路径

    潘利梦;孙明娟;

    教师评价素养水平高低对教育评价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我国小学教育评价实践中存在着教师评价素养整体水平较低的现状。经研究发现,小学教师的评价素养问题主要是评价目标设计不明、评价方法使用不当、评价理念应用不妥、评价结果运用不恰以及评价伦理表现不佳等。问题主因有教师评价知识和理论掌握不足、元评价意识和元伦理薄弱、评价技能和实践不够等。最后提出加强顶层设计,细化评价目标和培训方案;学校增加支持,提供多样化评价方法训练;教师积极探索,加强评价实践与评价反思等多条提升路径。

    2025年02期 No.278 73-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杨玲;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高职教师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者,其职业素养的高低会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分析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内涵、结构以及教师职业素养现状,提出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策略,为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素养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No.278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和优化对策研究

    纪春磊;

    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高校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加强对学生学业等方面的个别指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随着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将成为大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支撑和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对导师的角色定位认识不清、导师的绩效考评监督激励机制欠缺、师生互动性较差、导师的选聘机制不健全等困境。为提升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教育效能,可以从规范优化导师遴选机制、构建师生互选制度和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与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尝试建立“双轮双驱”的新型实践模式。

    2025年02期 No.278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嵌入与突围: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存在问题与适配路径

    李天娇;

    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三农”建设的关键主体,其价值逻辑在于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服务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志向支撑和智力保障。然而,在具体实践中,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与乡村产业需求衔接不够、高素质人才流失、生态意识不足、文化传承功能薄弱以及多元主体协作不畅等。这些问题削弱了职业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为克服这些挑战,职业教育应从多方面展开实践探索,如深化产教融合、实施扶智策略、拓展文化场域、推广绿色生态教育以及促进多方协同治理,助力乡村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2025年02期 No.278 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档案图书

  •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思考

    张淑筠;

    公共图书馆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于阅读推广工作的资源建设、智慧服务、科学管理和空间优化等环节。公共图书馆需要结合阅读推广工作的实际,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求并设计实施路径,在小规模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应用,在此过程中加强馆员应用技能的同步提升。

    2025年02期 No.278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大数据背景下科研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探索

    张欢;支海燕;王东尧;

    大数据背景下,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正在向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本文强调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提升科研单位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强化综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指出科研单位在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不足、制度缺失、投入不足和部门间联动不足等方面问题,提出强化管理理念、建立制度体系、长效投入机制和加强部门协作等解决策略,推动科研单位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025年02期 No.27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公共图书馆馆员培训体系构建思考

    张晨;

    对馆员进行培训,是推动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助力馆员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要。文章分析了馆员培训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围绕分析培训需求、设计培训计划、实施培训项目、评价培训成效、健全培训制度等五方面,探索构建以提升馆员能力、助推图书馆创新发展为核心引领的培训体系,旨在为公共图书馆今后的馆员培训工作提供借鉴,增强培训效能。

    2025年02期 No.278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人文社会

  • 医养结合在养老服务中的实践:成效、困境与突破方向

    李娟;张易帆;

    在全球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医养结合作为创新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显著提升了服务质量和效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医养结合模式的实践成效与发展困境。研究表明,该模式通过居家型、社区型和机构型三种实践路径,在医疗服务普及、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品质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实践中仍面临政策协调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标准缺失等主要困境。基于此,研究提出完善政策协调机制、创新融资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旨在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医养结合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为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对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2期 No.278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0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